政府補助很好拿? 別傻了~3個你自以為的事(上)

 

你有沒有想過,政府的補助好像不太好拿…

根據我們的調查,臺灣平均70%的單位都拿不到補助!怎麼會這樣?

 

這次,我們蒐集了眾多可能造成申請失敗的態度和行為

現在就一起來瞧瞧吧!

(掌握資訊才能把握申請經費的機會,學習掌握資訊,先看這一篇:300億的補助經費 跟著這樣做就能先抓先贏)

 

你很慘,不代表應該讓你通過計畫…

過往我們在審查會中,很容易看見聽見類似的表達:

:「我們的長者很可憐…」

:「我們的孩子要照顧…」

:「我們的婦女遭受家暴…」

這些單位將社區很淒慘的樣子都表達出來

但事實上,「慘」不見得就會通過

 

你可能會覺得:

怎麼會?!都那麼慘了還不讓通過?

 

其實,之所以不通過,我們應該釐清幾件事情:

 

  • 慘,是相對比較出來的!

大家都是社區,情境那麼相近,況且它又是競爭型的計畫

你不見得是最慘的,有很多比你更慘的事情

所以,「慘」是一個相對比較的結果

 

  • 慘,真的有被表達出來?

你是不是真的有把這種非常淒慘的、急迫的理由表達完整

更重要的是,委員也感受到了嗎?

 

這跟你的表達能力,還有計畫、規劃的撰寫能力都有關係

所以,不是實際上越慘就代表能通過計畫

我們應該要思考的

是怎麼樣讓委員能感受到我們申請上這支計畫是有價值的

(偷偷告訴你) 其實委員們也是這樣想!

 

三個方法,讓計畫價值提升!

有鑑於此,接下來,我們要教你三個方法,讓你的計畫價值UP!

 

  • 問題要分析

地方問題分析得好,越有急迫性!

問題,不該只是說「慘」而已

而是應該進行分析更有說服力!

 

通常,我們在課堂中都會建議

找問題,要把屬於地方的案例說出來

並且能夠「用數據證明它很重要」

 

不過當然,最後提出的解決方法,

也是真的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唷!

 

  • 內容要創新

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,內容要有實驗性

如果你提出來的方法都跟過往一樣,或是跟別人都一樣

委員就會覺得,過去都失敗了,同樣的方法,為什麼你就會成功?

 

  • 展現出亮點

政策、軟體、硬體,都符合示範性

你有沒有想過,這麼多單位在申請計畫,你是不是亮點呢?

 

如果能跟現在的政策貼近,就容易形成亮點

舉例來說,過往的社區營造、社會企業、社會創新,或是現在所謂的地方創生

很多都是現在的政策

你可以去貼近它,用他們習慣的語言說、用他們習慣的方式做

 

記得,做的過程中

還要帶一些軟體、硬體,就更能呈現出專業性

例如一些系統性的,或是採用數位技術,那些大眾可以普遍適用的工具

如果你做的方式有這些工具或硬體軟體投入的話

很容易呈現出你的計畫格調比較高

 

當委員覺得你願意投資,你的內容是很主流的

就可能覺得可以投資你做示範性的計畫

 

今天提到的思考及技巧,你都學到了嗎?

下一篇,讓我們繼續檢視另外一個常犯的錯誤

截止日期
Free

001_如何行才會銷?-15學點